形态描述
雌、雄体长:14—17 mm。
体细长。触角,头部、小盾片、足及体腹面黑色,前胸及鞘翅红色,密被猩红色绒毛。胸部腹面被黄白色及黄褐色绒毛,腹部着生稀疏黄褐色绒毛。
头部长胜于宽,窄于前胸,复眼后方强烈缢缩呈细颈;复眼较小,半球形突出,内缘浅凹,小眼面细粒;额部刻点细密,头顶刻点粗而稀,密生金黄色短绒毛,中央具1纵沟;触角细长,锯齿状,着生灰白色短绒毛;雌虫不达鞘翅中部,雄虫伸达鞘翅端部1/4处,第三节稍长于柄节,从第四节起渐短。前胸宽略胜于长,前端窄,两侧中部之前稍胀大,中部稍向内浅凹,后角略尖锐,后缘中央约1/3向后突出,覆盖小盾片基部,中区稍隆起,密布细刻点,近基部中央有1光裸的短黑线。小盾片长三角形,密布细刻点及黑色绒毛,末端略钝。鞘翅稍宽于前胸,狭长,两侧近于平行,从中部至端部1/4处稍加宽,然后向末端略狭窄,端缘稍斜截,缘角具1短齿,缝角亦有1小齿;翅面中央略拱起,刻点细密,并散布稀疏的较粗刻点。胸部腹板刻点细密,腹部刻点细而稀,雌虫末节腹板呈纵形凹陷,端缘略圆,雄虫末节腹板端缘深内凹,两侧端突出。足细长,后足腿节不超过第三腹节,后足跗节稍长于胫节,第一跗节约与其余各节等长。
体细长。触角,头部、小盾片、足及体腹面黑色,前胸及鞘翅红色,密被猩红色绒毛。胸部腹面被黄白色及黄褐色绒毛,腹部着生稀疏黄褐色绒毛。
头部长胜于宽,窄于前胸,复眼后方强烈缢缩呈细颈;复眼较小,半球形突出,内缘浅凹,小眼面细粒;额部刻点细密,头顶刻点粗而稀,密生金黄色短绒毛,中央具1纵沟;触角细长,锯齿状,着生灰白色短绒毛;雌虫不达鞘翅中部,雄虫伸达鞘翅端部1/4处,第三节稍长于柄节,从第四节起渐短。前胸宽略胜于长,前端窄,两侧中部之前稍胀大,中部稍向内浅凹,后角略尖锐,后缘中央约1/3向后突出,覆盖小盾片基部,中区稍隆起,密布细刻点,近基部中央有1光裸的短黑线。小盾片长三角形,密布细刻点及黑色绒毛,末端略钝。鞘翅稍宽于前胸,狭长,两侧近于平行,从中部至端部1/4处稍加宽,然后向末端略狭窄,端缘稍斜截,缘角具1短齿,缝角亦有1小齿;翅面中央略拱起,刻点细密,并散布稀疏的较粗刻点。胸部腹板刻点细密,腹部刻点细而稀,雌虫末节腹板呈纵形凹陷,端缘略圆,雄虫末节腹板端缘深内凹,两侧端突出。足细长,后足腿节不超过第三腹节,后足跗节稍长于胫节,第一跗节约与其余各节等长。
国外分布